有幾多人可以因為一件小童halloween戲服,成為《時代雜誌》的新聞人物?(而重點不在戲服本身)
有一個爸爸可以,他的名字是Paul Henson,28歲,來自美國維珍尼亞。今年萬聖節之前,他在面書寫了一個甫,說到他的三歲小兒子Caiden今年想扮成一個什麼卡通人物,身為爸爸的毫無異議,全力配合支持。還在小Caiden試穿戲服時拍了照放出來,並說明了他的想法。Caiden BB又伸脷又鬼臉可愛到不能。
這個post核爆一樣在社交網上瘋傳,不足一星期已有近三萬多個share,洗版式人見人愛。他的所作所想所為,百分百是真正的「家長指引」,為普天之下的父母,上了一課。網路上人人都大讚這個爸是典範,天下間很多小朋友恨都恨唔到。
很簡單,Caiden今年哈佬喂想做《冰雪奇緣》中的Elsa公主。正是那首主題曲叫所有小朋友都像中了降地喪唱Let it go, let it go的《冰雪奇緣》。小男生,想扮小公主。Caiden大概看了動畫本身,很喜歡Elsa,所以很想扮她。他爸爸不但沒有大驚小怪,還公開寫:「認識我們的朋友都知道,在可能的範圍內,一般而言我們都會讓Caiden為自己做選擇,現在他選定了他的halloween戲服,他要做Elsa,還想我做Anna(Elsa的公主妹妹),玩吧!」
由於估計到親朋在社交媒體上會多事多話講核突是非,他補充:「Keep your masculine bullsh*t and slutty kids costumes”(收起你的什麼男子氣概和發姣戲服的廢話),哈佬喂是讓小孩扮演自己最喜歡的角色,今個星期,他是個公主。」講完。還有少少霸氣。
先認同,後保護,再身體力行扮埋Anna支持。網上全人類大讚年輕爸爸Paul Henson是“Parenting done right!”,熱得英美媒體由《Huffington Post》到《Yahoo Parenting》到《Daily Mail》到《TIME》都爭相報導。Paul Henson還說,他和老婆都鼓勵兒子做Elsa,尤其他在學校告訴同學仔他想扮Elsa而被欺凌之後,Caiden想改變主意,他受到壓力(!)但Paul Henson提議不如自己扮Anna陪他玩埋一份,三歲小兒的臉即時點亮起來又決定做番Elsa了。這個爸還有幽默感㖭!
「為什麼女孩子要扮消防員或者蜘蛛俠就可以,我兒子要扮公主就被bully」,他不接受不認同不服氣。報導了這故事的《BuzzFeed》相關之post至今已得到九十多萬like和廿多萬的share,一時無兩。Henson希望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自己,不必受到社會的審查和鎖囚。你們要放鎖鏈,他去解鎖,你們要框框,他要跨過。他不要兒子做誰,不要為社會或是為父母做誰,做自己,做個真的自己可以了,是爸爸答應讓他做的。
三歲仔想做公主,你咪由得佢囉,連性別概念都未有,Elsa於他與小鹿斑比或者Thomas the Train無異。
三歲開始便受到種種定範的脅迫和暴力,幾時才能捱得過窘迫的青少年時期,保得住自我自尊不被扭曲而奇蹟生還?有時是父母反應過敏,大人反應過敏,太過要強迫子女服從主流,自己親手把子女扼殺成為最適合社會的無個性零件。個性,關鍵詞,沒有自主、沒有自己選擇命運的權利和信心,像Caiden有這方面的培養,小孩長大後有幾多想像力可想而知。
“Stereotypes have no place in a child's life”,是英美民眾對事件的普遍反應和支持,山泥傾瀉式讚好,但見面書上有中文留言說「在台灣會被爸爸活活打死」。唔好咁啦,2015年了。
真的嗎?我不知道,但肯定在這一方的地球空氣,呼吸沒有那麼文明自由。Susan Sontag說“The young-old polarization and the male-female polarization are perhaps the two leading stereotypes that imprison people”。年齡和性別的兩極典型化,是把人類鎖禁得最厲害的監獄。偏偏人應該是充滿矛盾、演繹性、多變性、難以一言蔽之簡化在一個標籤一個類別的麻煩生物來。
作為那麼知性又厲害的作家/知識份子,Sontag說“I think it would be nice if men would be more feminine and women more masculine. To me, that would be a more attractive world”。
Paul Henson令這個世界更吸引,令兒子的世界更寬闊,怪獸家長唔該參考反省。